王阳明名言名句

金句网 2022.03.10

1、心即理也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

2、苏东坡和苏小妹的故事,是一个很好的证实,众所周知,道士苏东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,佛印便是其中一位。

3、唯物主义者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规律,常从各自经历的事上追求自然规律。其实不然,朱熹学说就是提倡大家格物致知,凡事从事上去寻求。殊不知朱熹晚年时幡然悔悟,觉得之前的做法是颠倒了,学习万物其实最终还是从内心去寻求,内心自有真理在,心中有道,主宰万物。

4、大意就是知道了真正的内心,自然会去实践。当认知达到真真实实,就是行;当执行达到绝对的正确的内心认知便是真正的知!

5、此心不动,是说看到万事万物也不动心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真正的随心而动,不过分执着,不局限条条框框,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,随机而动,不过分追求成功,失之不悲,得之淡然!

6、烦恼大多来自于心中的私欲。稻盛和夫曾经建立第二电电(KDII)的时候,经过半年的心理问话,到底是出于私欲还是大公无私,最终认为自己是“动机至善,私心了无” ,才决定涉足电信行业,以至于又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诞生。

7、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
8、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,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。

9、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10、心之本体是至善的。无善无恶,人出生那一刻便是至善的,一旦步入社会,便有了善恶之分。心为之所动,就像是一潭静水,加入五色颜料,顿时有了颜色。如果对内心没有关注,只针对颜色,那么心之私欲会越来越重;如果知善知恶,便可以为善去恶,光复此心。人之一生可以看作是修炼光复此心之过程,活到老学到老,此生之追求皆在与此也。

11、一次,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。过了很久,佛印对苏东坡说:“观君坐姿,酷似佛祖。”苏东坡大喜,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,便对佛印说:“上人坐姿,活像一堆牛粪。”佛印听了,只是微微一笑,然后说道:“我看你却像一尊佛”。

王阳明名言名句

12、惟天下之至诚,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。

13、至诚之心,是心之本体。《大学》倡导的诚意,也是此意,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唯有至诚之心,方可无敌于天下,方可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,方可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边云卷云舒!

14、无私心就是道。

15、朋友相处,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需要有包容之心,人无完人,皆有缺点。如果一味追求完美,那就是执着了,世上本没有完美之物。雍正皇帝,曾经命令年羹尧去江夏杀害仁伯安找到《百官行述》,结果年羹尧杀害江夏镇七百余人,没留一个活口。当时雍正知道之后,很是生气。邬先生劝说:水至清则无鱼,此人杀伐决断,以后定有大用。得饶人处且饶人,雍正当时承担下责任,完美处理此事,收买了人心。

16、知行合一,很多人有所误解,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。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,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,就去执行,那是绝对错误的。举个例子,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,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,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,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。知是行之始,知是至善,是心之本体。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,自然就会去执行,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。他们是同步进行,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一,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!

17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18、此花与汝,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,如果花有灵性,那么可以说此花见人时,此人与花同归与寂。可见外物与内心是彼此照应,花见此人,此人见花,一时明白起来。如若彼此不见,则同归于寂。心是万物的反应,万物是心的体现。心外无物,物外无人,其实人与人相处亦可以理解,彼此尊重,心中有彼此,相互照应。你怎么对待别人,别人心中是有照应的!

19、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

20、知行合一: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
21、王阳明一生倡导去除私欲方可光复此心。人之烦恼大部分来自心中私欲,贪财好色追名逐利是人之弱点。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只会给此心蒙上厚厚灰尘。

22、如果心中有佛看到所有人皆是佛,心中有牛粪看到所人有人都是牛粪。人生在世都是有一定价值的,看到别人的短处,会给自己增加负能量;看到别人优点,能给自己增加正能量,长此以往,心境必然有所提升!

23、处朋友,务相下则得益,相上则损。

上一篇
抒发内心情感的句子
下一篇
怀念学校时光的句子 简短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