遥远的村庄,遥远的岁月

w 2022.09.09

我记得当我很小的时候,我和我的祖母住在乡下。夏天炎热的晚上,我总是坐在天井里,一壶一壶地喝着茶,消暑。 八仙见方的小桌子,高低不一的竹凳,随意围桌而坐。

仰望星空,一片光明。那时候没有人给我解释星座之间的传奇故事,也没有人告诉我瀑布星系在哪里,永恒的北斗在哪里。我只是简单的看了看满天的星星,闪烁耀眼

老人们喝着茶水,闲聊着家常,院子里的枣树在黑暗中漏出黑魆魆的影子,好像砚台里浸满墨汁的面团,在黑中带蓝的夜空下,温柔的探出一个模糊的轮廓。

枣树下面,是白日里打水的压水井,只要灌下去两碗水,再握住水井的杠杆,反复的抬压几次,就会流出冰凉的水来。我常常用瓢舀起来猛灌,感受水流从嘴巴穿过喉咙的进入五脏六腑的清凉感。如今,在静谧的夜晚,它无声的站在枣树的下面,好像化进了如水的夜色里。

我常常在地下铺一张竹席,赤裸上身,躺在上面,把身体的余热摁进竹痞里,再翻滚到另一边,泥土的气息,湿润带着芬芳,也有鸡鸭走过的味道,亲切又熟悉。

老人们聊天的声音越来越低沉,手中蒲扇的拍打声渐渐停滞下来,几壶开水冲下去,身体里的汗都排了出来,一身轻松。老人们打着哈气,缓缓走进屋里。

我还躺在外面,听他们穿过黑魆魆的门框,走进黑魆魆的屋里,最后院子里只剩我一个人,躺在一张偌大的竹席上。

村庄安安静静的,除了虫鸣,连一声狗叫都没有,整个村庄都均匀的呼吸起来,和黑夜一同睡去。我好像躺在村庄的肚皮上,大地好像都在平缓的起伏,那些星星忽远忽近,夜晚带着水汽,滋润着沉睡中的一切,我在曲曲的笔虫鸣中,嗅着泥土的芬芳,渐渐放松下来,缓缓的,不知在什么时候,跌进了这如水的夜色,睡得平静又安然。

如果岁月一直如此,该多好。
我刚刚看完季羡林老先生的《夜来香开花的时候》。

平实又醇厚的言语,娓娓道来曲折,仿佛从遥远的岁月缓缓而来的一泓溪水,平静而安详,静谧而凝重。细细看到结尾处,赫然写着,做于1935年。果然是岁月的笔触,温柔的探入心底,笔墨书香,平复一日的浮躁。

如今很少有这么安静的散文,或者说散文已经没落很久了。

回头想想我最后一次读散文也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,如今却是小说的天下。就连我这个提笔就是散写的人,日日复读的也是一部又一部的小说。品读一纸文字,酝酿一番心绪,似乎是比岁月更悠远的情怀,但说到那时,我还是个平静孩子。

我本想换个照片,但是手边这本小菲的《夜色温柔》正和此时此景,便借来一用。是的,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如水的夜色拥着燥热的躯体,静静宁静下来的感受,完全拜季先生所赐。

这好像闹市之中,一片市井吆喝,讨价还价的吵闹之中,忽然有风从身体穿过,顿时澄澈起来,嘈杂之声渐弱直至无声,人们无声的张闭着嘴,好像鱼儿一样的安静。

你一抬头,看见高远的天空,闲云野鹤,无声矗立的建筑。凡尘琐事,心中全无,眼中只有天高地迥,山长水阔。

这是散文能带给我们的,也我们已经丢弃很久的怡然自得。

说到底,人们越来越现实了,看一部小说可以直接明了的得到一份刺激,读一部社会学著作丰富你的谈资,就算读一读诗歌,也能哗众取宠,展示一下你的文艺范。

说到散文,带给我们的,除了思索,没有任何可以表露给旁人的。

读散文的人,都是很孤僻的。读完了,更沉默。所以,散文的没落,不是文学的悲哀,是社会的悲哀。这让我想到了宗教,中国人是最少信仰的民族,所以,我们会迷失在追名逐利之中,穷尽一生,索取唾手可得的美好而不可的。

散文,本是对岁月 天地 情感 最好的思索,它本来可以引导我们得到心灵上安宁,但如今,已经没人再思索心灵的平衡。

国人总是羡慕外国人自由 果敢的生活,但是,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与他们对等,如果没有,即使同样的环境,我们仍然是迷失在忙忙碌的追逐攀比之中,过得卑微且市侩。

上一篇
原来英雄无处不在,无论哪里都有时代的弄潮儿
下一篇
岁月,原来是一场沉静的潜行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